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集团博物馆学专业许鑫城同学荣获第二届“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入围奖

发布时间:2013-05-06点击量:

 

我集团博物馆学专业许鑫城同学荣获
第二届“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入围奖
(通讯员:童盟)以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命名的考古学奖学金——第二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评选结果于近日揭晓。本届获奖的12名学生(团体)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北京大学有4人获奖,南京大学有2人获奖,其他高校各1人获奖。本届获奖学生个人均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另有12人(团体)荣获入围奖。我集团2010级本科博物馆学专业许鑫城同学凭借《西汉诸侯王陵墓中所见柱洞的初步研究》一文荣获学术组入围奖,是获奖学生中仅有的两名本科生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高校首次获得该项奖励。
为纪念“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对中国考古学的开创之功,鼓励更多的考古专业学生不断进取,在李济之子李光谟教授的大力推动下,201111月“发现中国基金”正式创设“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面向海内外高校考古学专业(含考古学、博物馆学、人类学、文物、出土文献等专业)在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设置田野组、学术组和公众考古组。其中田野组要求申请人积极进行田野考古学习、实践,对田野考古的工作方法有良好掌握和独到理解,并至少参与过一次田野调查或发掘工作;学术组要求申请人能够积极进行考古学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对于一些学术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公众考古组要求申请人在学有余力的同时,积极向大众普及考古知识,宣传考古发现。首届获奖名单已于20125月公布。据悉,本届奖学金颁奖典礼将于62日(李济先生诞辰日)在清华大学举行。
我集团博物馆学专业创立于2002年,至今已走过十年的历程。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老师辛勤耕耘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下,博物馆学专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较大成绩,这是令人欣慰的。我们坚信,我集团博物馆学专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附:
第二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名单
 

学术组
李默然
(硕博连读)
武汉大学
老官台文化相关问题再研究
学术组
赵 潮(硕士生)
北京大学
试析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人群流动性的变化
学术组
黎海超(博士生)
北京大学
黄河流域商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研究
学术组
吴文婉(博士生)
山东大学
古代中国大豆属(Glycine)植物的利用与驯化
学术组
范梓浩(硕士生)
中山大学
大甸子墓地社会形态研究
学术组
王小娟(博士生)
北京大学
中国古代白陶化学组成的多元统计分析
学术组
李思洋(硕士生)
南京大学
《避暑宫图》的考古学研究
田野组
陈宥成(博士生)
北京大学
李家沟遗址与李家沟文化
田野组
夏立栋(硕士生)
社科院研究生院
内蒙古巴林右旗塔布敖包新石器时代遗址2009年发掘简报
田野组
陈明辉(硕士生)
复旦大学
郧县青龙泉遗址2008年度发掘报告
公众组
文物爱好与
保护者协会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公众考古的践行者
公众组
考古资讯小站
南京大学
怀着对全人类的关怀进行考古学研究

 
入围奖名单
 

学术组
许鑫城(本科生)
太阳集团tyc539
西汉诸侯王陵墓中所见柱洞的初步研究
学术组
韩 潇(本科生)
复旦大学
魏当寽布与楚布或为两国之间的贸易钱
学术组
趙柏熹(硕士生)
中山大學
新石器時代晚期掃管笏遺址的石錛操作鏈及先民的生活狀況
学术组
王姝婧(硕士生)
北京大学
从考古发现看车师人的起源与发展
学术组
曹芳芳(硕士生)
北京大学
中国大型建筑基址发掘与研究的肇始——小屯宫殿宗庙区建筑遗存再读
学术组
洪 猛(博士生)
吉林大学
试探冀北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
学术组
余 翀(博士生)
阿伯丁大学
沣西冯村制骨作坊出土动物骨骼的初步鉴定与研究
田野组
陈亚军(硕士生)
四川大学
四川汉源县麦坪遗址B区2010年度发掘简报
田野组
任 冠(硕士生)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邢台市临城县方等遗址发掘报告
公众组
河北师范大学
考古协会
河北师范大学
公众考古:河北师范大学考古协会公众考古活动
公众组
杨习良
黑龙江大学
公众考古:大学生对考古认知现状调查报告
公众组
周 莎
首都师范大学
公众考古:考古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相关链接:
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的官方网站(内有奖学金评审办法、获奖名单等相关内容)

china.exploring.cn/index.php